尊敬的各位来宾、各位朋友:
大家下午好!
很高兴与业界同仁再次相聚广州,参加2025广州汽车发展高峰论坛。首先,我谨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,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!向长期以来关心、支持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位领导、各界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!
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,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,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、关心关怀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,多次视察汽车工业、做出重要指示批示,为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、提供根本遵循。
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,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。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,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继续突破3100万辆,连续16年居全球第一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,达1200万辆,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。今年1-10月,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69.2万辆和2768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3.2%和12.4%。今年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35.9万辆和332.2万辆,创同期新高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77.2万辆和171.5万辆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.6%。动力电池产量达170.6GWh,同比增长50.5%;装车量达84.1GWh,同比增长42.1%。但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,1-9月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482.5亿元,同比增长3.4%(制造业总体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.9%),占制造业利润总额的8.6%;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.5%,较2024年4.3%的利润率提高了0.2个百分点,但较同期规上工业企业5.26%的利润率低0.76个百分点。
汽车工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4年,中国汽车工业规上企业营收总额为10.7万亿元,约占机械行业的1/3,占制造业的8.6%(2023年数据),占规上工业企业的7.8%。中国汽车工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,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/10以上,汽车类消费品在中国商品零售总额中占比在1/10以上,汽车税收在中国税收总额中占比约1/10左右。
广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,是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,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(汽车及零部件),是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,依托大湾区在科技创新、金融支持、人才集聚和制度开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,广州已形成以整车制造为核心、零部件企业聚集、初创型企业不断孕育而生的完整产业链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,为区域汽车产业协同发展、链接全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本次论坛以“智驾破局·价值重构·全球共生”为主题,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变革方向,也反映了广大企业的共同期盼。
我们看到,智能驾驶正从“概念”走向“标配”,用户体验成为竞争焦点;消费理念从“功能满足”转向“情感共鸣”,价值重构倒逼品牌进化;中国汽车出海也从“走出去”迈向“走进去”,本地化生态建设成为关键。这一切,都要求我们以更开放的视野、更协同的机制、更创新的思维,共同应对挑战、把握机遇。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强调要“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交通强国,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”,强调要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形成优质优价、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;强调要“巩固提升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”。这些重大部署为我国汽车产业,特别是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是中国机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。中国机械联和系统62家单位(包括汽车、机床、电工、工程机械、机器人等14个行业的协会、学会和研究机构),34万个会员,13万家规上企业,39万亿的资产,31.5万亿的营业收入,1.6万亿的利润,近1.2万亿美元的进出口额(顺差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%),产品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我会秉持“服务政府、服务行业、服务会员和企业、服务社会”的宗旨,始终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、凝聚行业共识、服务企业发展。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与各方携手,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作为,服务中国以及广州汽车产业、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,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积极作用。
各位领导、同仁!站在“十五五”即将起航的关口,透过本次论坛的讨论,我们更应把产业热度转化为战略清醒,把集群优势转化为制胜赛道。这里有六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,与大家一同讨论:
一是以四中全会精神为“指引”,把制度开放优势转化为产业治理效能,让法治化、市场化成为广州汽车最硬的软环境。
二是以“十五五”规划为“坐标”,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发展方向,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深化开放合作,建设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。
三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“平台”,依托比亚迪、广汽、小鹏等龙头车企的影响力,以及大湾区内的科技企业(如华为)和消费电子、信息通信等产业优势,还有人才优势,全面推进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。
四是以零部件配套升级为“抓手”,聚焦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、芯片等核心关键,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、单项冠军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,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,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和近地化配套水平。
五是以“人工智能+”为“引擎”,将数字技术与广州的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生产制造、车联网、智能座舱等实际场景的应用,加速汽车产业向智能化、网联化转型。
六是以服务机构为“桥梁”,特别是充分借助各级联合会、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平台作用,例如中国机械联以及汽车工业协会、学会,汽车贸促会,还有铸造协会、模具协会、零部件协会等等,在标准、检测、认证、知识产权、法律、国际化等方面都可以对我们的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,要把这些功能“用起来、用好”,让它们成为汽车产业“再跃升”的加速器。
这六个方面,既是思考,更是呼吁,希望政府、企业、协会共同携手,把规模优势变成竞争优势,把“中国制造”升级为“中国标准”,让中国汽车不仅“走出去”,更“走进去”“走上去”!让中国汽车不仅驰骋中华大地,更驶向世界每一个角落!
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!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,事业兴旺!谢谢大家!